从尹锡悦戒严事件谈公民社会

2024年12月3日晚,韩国总统尹锡悦宣布反对党为亲朝鲜势力。为对抗其瘫痪国家的企图而宣布戒严。军队开始封锁国会,议员们立即前往国会,最终190人到场,全票通过解除戒严的法案。之后军队离开,尹锡悦也宣布取消戒严。此次事件被认为是尹锡悦发动的政变(未遂)。事件发生后多名内阁成员辞职,尹锡悦所属党派国民力量也反对戒严的决定,民众纷纷示威反对戒严。尽管之后对尹锡悦的第一次弹劾未能通过,尹锡悦仍难逃下台压力,目前的消息是他将辞职,或许之后还有牢狱之灾。

在此次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是如何为民主保驾护航的。首先我必须简单讲述一下事件过程。戒严令在22:30一经宣布,军警就向国会进发了,23点之前国会就已经被封锁。国会议员们冒着危险纷纷赶往国会,翻墙翻窗进入国会。士兵也强行进入国会,试图强制结束正在进行的投票。议员和市民们与士兵在国会内部对峙。最终到场的190名议员一致通过法案解除戒严,士兵们稍后离开。首尔的市民们纷纷上街阻拦军队。国会外和大街上有不少市民和军警发生对峙,甚至有一名女议员徒手抢夺士兵的枪。好在并未发生任何流血事件。之后韩国士兵离开国会时,有士兵向市民表达歉意。(在这里我来玩一下梗:士兵保持了极大的克制。假如他们的铁蹄继续前进,挡在坦克面前的人不过是螳臂当车。)(这是64的笑话。原话出自讲述64首都卫士的官方纪录片谈到坦克人的片段。该纪录片以坦克在坦克人面前停住为证据,称64屠杀是美国污蔑。)

从上面简单的讲述中可以看出,韩国的公民社会合力阻止了尹锡悦假借戒严实施的政变。市民们不顾戒严命令纷纷出门,自发阻拦军队和保护议员进入国会。议员们在深夜奔跑和翻墙破窗进入国会完成投票,并且在社交媒体上呼吁人们起来反对戒严决定。士兵在对峙时没有使用武力,在结束时还零星表达了歉意。这都是民主法制的精神在公民社会的体现。我们做几个设想就可以以小见大。假如士兵武力包围国会,不顾投票的结果,抓捕所有投票的议员,甚至使用武力镇压反抗的市民,那么政变很可能成功。假如市民们屈服于戒严的威胁,都害怕枪打出头鸟,害怕子孙不能考公务员,没有人胆敢出门反抗,那么议员们也不可能在士兵的封锁下进入国会完成投票。假如社交媒体实行严格的言论审查,在当夜停止服务或者大肆渲染尹锡悦的那套说辞,那么市民也很难自发组织起来反抗戒严。假如执政党的所有国会议员愿意和尹锡悦同流合污换取政变成功后的高官厚禄,那么解除戒严的法案也不可能达到190票的通过……在全社会的努力下,韩国防止了尹锡悦的戒严政变。我们可以看到每一环都是相关的,社会的每个部分都发挥了功能,才在危急关头保护了韩国的自由与民主。

在这里也结合之前几篇文章的内容作一下展开。假如韩国是原子化社会,那么公民很难组织起来反抗戒严。假如民主的意识没有扎根在韩国人的心中,那么他们也很难愿意为了民主冒着风险挺身而出。假如韩国社会分歧太大以至于左右两派不愿意合作以反对独裁者(说人话就是执政党看反对党被抓心里暗暗得意),那么国会投票也不可能通过。韩国经历过独裁阶段的一代人还没有死去,光州事件的流血记忆仍然在人们心中历历在目。这或许会构成人们心底在上街之前的恐惧,但是也会成为他们上街反抗的力量。30多年前,我们也曾有过这种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