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门

《罗生门》是黑则明的电影,在TSPDT排第二十一。电影讲的是一则杀人案。一对夫妇走在路上,强盗多襄丸因色起意,设计绑住男人、强暴女人,最后男人死亡。衙门(日本也这么叫吗?)审理案件,有4个证人:发现尸体的樵夫、最后一次见到死者的非罪犯行脚僧、死者的妻子、让死者附身作证的女巫。但是他们每个人说的话都不同,案件越发扑朔迷离起来……

强盗称女人很刚烈,看见男人被绑之后掏出短刀想要攻击自己。自己征服女人后,本想放了男人,女人说自己贞节受损,求他杀死男人。自己和武士光明磊落的决斗以后,用长刀杀了武士。

女人称自己被强盗侮辱后强盗就走了,她看到男人鄙视的眼神无地自容,让他用短刀杀了自己。男人并未动手,她晕了过去,后面的事情自己不知道,醒来后发现丈夫死于短刀。

丈夫称女人不贞,被奸污后让强盗杀了自己的丈夫。看到这种事情,强盗都对女人不齿,自己为此原谅了强盗。然后他愤恨之下用短刀自尽。

樵夫一开始在衙门作的口供只是看见尸体。但是实际上他看见了案件的全过程。他说强盗侮辱女人后想让女人和自己走,女人名声受损,所以提出两个男人决斗,自己和胜者走。丈夫懦弱,不肯为妻子拼命,反而装作很生气,让不忠的女人自杀。女人明白了自己丈夫懦弱无能,就骂丈夫连对夺妻强盗都不报仇,骂强盗说大名鼎鼎的多襄丸没有骨气。两人开始决斗,强盗战胜男人,女人趁乱逃走。但是,樵夫为了掩盖自己盗走了短刀,上面的话也是在撒谎,在衙门的假口供也只是为了掩盖自己偷走短刀的事实。

影片短短的一个半小时,对人性的刻画入木三分。强盗靠威名混,所以谎称自己征服了烈女,并且光明正大地决斗。女人不能没有贞节,于是把一切推给死去的丈夫,自己只是晕倒了。丈夫是武士,不能懦弱,于是编造事实,为自己没有找强盗算账开脱,并且说自己自尽。樵夫虽然没有参与案件,但是偷走了现场遗落的一把短刀,害怕被牵连,于是在衙门和对路人说的两个版本都是谎言。每个人的谎言都身不由己,更增加了影片的真实性。

上课时老师拿《罗生门》与张艺谋的《英雄》比较。《英雄》讲的也是人的多面性。历史总是把秦始皇描写为狡诈、冷血、暴虐的君王,但是《英雄》借刺客之口表现了一个伟大的帝王。但是《英雄》不免有明显的炫技嫌疑。张艺谋搞摄影出身,自然对色彩运用纯熟。刺客三次回忆的色调不同,并且鲜明地夺人眼球,这样的色彩让人感觉在炫技,就像《1917》的一镜到底。并且《英雄》中表现的秦王的多面性完全不如《罗生门》深刻。这或许就是与世界顶尖的差距吧。《罗生门》可以被一代代的专业人士欣赏,并且进入流行语范畴用来形容扑朔迷离的事情,是有自己的原因的。里面的故事引人入胜,每个人的口述都滴水不漏,但听者就是拼凑不出案件的原貌。

想起“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句话,这就是社会上常发生的事。看看都美竹、吴亦凡事件,和阿里员工被猥亵事件中女方、上司、客户和警方的通报,几乎每一方都隐瞒了真相,连一开始赚够民众同情的女方都在说谎,说的话在许多关键细节与警方通报严重不符。不禁叹气,世界从来都是如此。人们的善良就是这样被挥霍的吗?高中时我和朋友出去玩,遇到路上找我们借几十块钱买车票的老奶奶,我们给她了钱,后来路人说我们被骗了,那个老奶奶天天在这。《罗生门》越发突出了它的不朽价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