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el Rock
想不到在上海能看RR,我高兴得要上天了。
本次活动是岩友举办,由多品牌赞助的“民间”观影活动。活动购买了RR15正版版权($400左右),借用了一个类似工作室的环境,使用一个小投影仪和HomePod进行放映,会场有蛋糕、面包、饼干、寿司、水果、啤酒等食物随意享用。感谢港港把她的电影票转给我。感谢那么多岩友费尽心思举办了这样的活动。活动免费,只是限制人数,有义卖和自愿捐赠环节。大家让我感觉到了攀岩大家庭的独特之处——温暖。与朋友分享时,我可以自豪地说“这就是攀岩大家庭”。最后主持人和某参与者总结得很好,“没有人在意你的出身、性别、来自何方、持什么观点、水平,大家只是一起爬,一起交流怎么爬”。作为一个穷大学生,我自然没有买动辄上百块的普通布料,但是这么好的活动,一定当然得捐钱!!!所筹款项将用于下一次活动的筹办。虽然下一次活动我估计是参加不了了,但是衷心希望这样的活动越来越多。
还记得攀岩群里加州的人守在电脑前看RR15的首映。RR真的是一个可以凝聚起攀岩者、甚至攀登者的电影。或者说它不是电影,是一系列documentary。RR15讲述了四个动人的故事。BLACK ICE讲述了Memphis的黑人岩友和美国登山界大哥Conrad Anker一起尝试加拿大的攀冰,突破自我、认识自我;ACTION DIRECTE讲述了法国运动员Melissa Le Nevé放弃职业比赛,经历怀疑与多年的训练,成为第一个拿下Action Directe(Wolfgang Güllich首攀的世界上第一条9a,他是德国人,线路也在德国,线路名字却是法语)的女性,突破自我的故事;FIRST ASCENT / LAST ASCENT讲述了英国攀岩挚友Hazel Findlay和Maddy Cope前往蒙古开辟传统攀新路线,发现了自己的无限可能的故事;DEEP ROOTS讲述Yosemite原住民Lonnie Kauk从滑雪到攀岩,攀登作为一代传奇的父亲的线路,并且家族寻根的故事。
2020年的RR的四个故事的选择多少有些政治和女性主义色彩,但是这些都不是它的缺点。这些词语之所以成为词语,本身就是这个世界的错误。很高兴看到黑人岩友突破自我、与自己对话,也很高兴看到Conrad帮助他们,提供这样的机会。很高兴看到女性完攀以力量出名的Action Directe(更想看到自己完攀),很高兴看到为生计发愁的攀岩者能最后辞掉工作(好想知道她的生计怎么办),并且前往蒙古开线,探索了自己的边界。最后DEEP ROOTS结尾音乐淹没了整个小房间,伴随着他一步一步攀爬,眼眶都要湿润了。
岩馆Memphis Rox令我印象深刻。想不到世界上还有这么好的地方。为了帮助大家接触攀岩,Memphis Rox规定来到那里攀岩随便交多少钱都行,每个人来了都要被问how much do you want to pay。我看到很多黑人岩友在那里找到了温暖与希望。是啊,在Memphis这个黑人占99.9%的地方,在这个Martin Luther King, Jr遭到暗杀的地方,在这个Floyd事件的时代,黑人群体如何在这个充满敌意和希望的世界中安身立命呢?片名Black Ice当然不是黑冰的冠名,而是黑人们苦涩的自嘲,白白的冰上黑色的黑人多么显眼突兀而又孤单。这个岩馆或许就是那样一个安全温暖的小窝。我仍然记得片中有人受过严重的伤,左手不能抬到肩膀以上,还是努力攀岩,并且在大家的帮助下成功爬上冰壁。看着他左手十分别扭地挥镐,并且必须上半身也转动发力才能入冰,最后一步步爬上去,感觉真的太不容易了。
最令我喜欢和印象深刻的是Action Directe,我看到了她如何准备和训练的。这个线路短,但十分暴力,基本上就是对力量的考验。起步不久就是一个指洞的跳跃,许多人在这里就失败了。过了这一步也不能开心,因为之后就是一系列的难点,直到差不多线路终点,一个困难的横向动作构成了最后一个大难点。Wolfgang当年为了这条线路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训练器械和方法,告诉人们9a也是可能的,也只有通过系统的训练才能达到9a。为了更好地抠住pocket,她把手指磨细,用两个手指去抠。渐渐地她几十次中偶尔几次能过这一步了。某一次偶然过了这个难点之后,她一个劲向上冲,满以为她就要完成线路了,谁知在最后一个横向动作难点上掉了。可能是前面的难点耗费了她太多力气吧。就差这么一点,但是就是这么一点练了她数年时间(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后来她为了这条线做了一个别人都不理解的决定——放弃了竞赛生涯。为了完全掌握第一个难点,她请教练在抱石墙上复制了难点区域,对应地训练,最后终于可以稳定过这一步了。(从此要开始黑练了,水平不强都没脸去看这些电影。)我始终记得她最后一次尝试,也是成功的那次,过完跳跃的难点之后,她一声又一声的嘶吼,穿过了时间,穿过了荧幕,爆炸在小小的房间中,也回响在一个个攀岩者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