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艺术史——从Édouard Manet(马奈)看结构主义
作者已死——这是我最早听到过的结构主义的口号。
从19世纪后叶,Marcel Proust(普鲁斯特)对古老的生平研究、传记研究、历史研究方法的反驳开始,反对以生平来理解和解释文学和艺术对思潮兴起了。结构主义认为,赋予符号意义的不是它指代的东西,而是结构本身。比如Ferdinand de Saussure(索绪尔)认为,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猫和cat实际上指的是一个东西),符号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区别性的存在(cat,mat,cap,map是不同的单词),是语言系统赋予一个词意义。类似的,对于文本和画作,也是系统赋予其意义,而不是作者的意图。等等都是反对一直以来的本质主义观点。(回忆一下现代西方哲学的产生、哲学的反叛和对老旧观点的行刺。)
到了后来,甚至还继续发展出了接受美学,认为读者、观众等赋予一个文学或艺术作品意义。作者,甚至结构在这里都被抛弃了。比如Georges Seurat(修拉)的画很多都是一些点点,观众靠近去看,看到的是无意义的图案,离开一点距离,马上点点和颜色就在视网膜上成像——他创作时考虑到了观众。
以上,就是从作者中心论,到作品中心论,再到观众中心论的转变。当时的哲学家口号喊得很绝对,“作者已死”,但是那也是在特殊的时代环境中,为了强调自己的哲学。现在看来,没有必要把这三种方法分得这么开。把它们综合起来,说不定可以更好、更丰富地理解。这篇文章,就是来探讨——传记研究方法——这个已经被哲学否定过两次的古老方法。我们会发现,对于作品的理解,作者的生平、意图是有帮助的。
Manet于1832年生于名流之家,其夫是法国司法部最高长官。他有一种自傲。他的名言是“我的作品要从卢浮宫的正门走进去”。下面是Manet的其父母的画像。这幅画大量运用了传统画法,构图、笔触、线条,还有背景是经典的暗黄色都可以看出传统的痕迹,因此也成为了Manet最早展出的几幅画之一。
看到Manet父亲左手了吗?实际上是插在衣服中的。这是一个经典的动作,表示权力、地位,一股大权在握的感觉。
看回Manet父亲,神情好像不太正常。父母都是一副忧郁的神情。其实Manet的父亲那时已经病入膏肓,已经不能说话了,在画作完成一年后就去世了,死于梅毒。令人注意的是,Manet也死于梅毒。(实际上Vincent Willem van Gogh,即梵高,还有其父和其弟都有梅毒和一点点精神分裂。)
再看下一幅画。这幅画看上去倒像一个巴洛克时期的画,不像Manet的画。
经过考证,右下角那一对穿着巴洛克时期骑士风格服装的夫妻是Manet夫妻。这时候有必要讲一些Manet的生平了。Manet的夫人是Suzanne Leenhoff,钢琴弹得很好,Franz Liszt(李斯特)都称赞过,因此Suzanne被邀请做Manet20岁时的钢琴老师,后来Manet爱上了她。后来Suzanne回老家荷兰了,几年后她回到巴黎,带着一个孩子Leon-Edouard Koella,声称是她弟弟。Manet本人一直称Leon为弟弟。没有人知道Leon是Manet的孩子还是Manet父亲的孩子。画作左上角的小孩,一般被认为是Leon。Leon还将在后面许多画中出现,这个故事还要继续下去。
这幅画可以看作Manet对自身家庭情况的一个隐晦的说明。画中Manet把剑锋插入地面,是在说我要收敛我的剑锋吗?Leon隔着河,独自一人在河岸那边钓鱼,为什么没有和河岸对面的Manet夫妇(可能是其父母)在一起?是在说由于种种原因,Manet无法承认Leon为其子、给他一个身份吗?
下一幅是在巴黎掀起轩然大波的一幅画,《草地上的午餐》。此画被学院派沙龙拒绝展览。后来举办了一个Salon des Refuses(落选者沙龙),落选者的画可以来参展,这幅画就在落选者沙龙上展出了。一经面世,此画招致了最多的嘲笑和讽刺,甚至“风头”盖过了官方沙龙的画,人们认为它伤风败俗。许多人为了这幅画专门来看落选者沙龙,以至于主办方只能把这幅画藏在角落以减少关注。这幅画太刺激了,许多观众甚至拿刀子来试图破坏它。
画中两个裸体女人,一个坐着,一个在清洗身体,和两个穿戴整齐的青年人在一起。旁边野餐篮、衣服等随意堆放倾斜,给人一种淫乱的印象,让人不禁在想,两个裸女是性工作者吗。画左下角还有一个癞蛤蟆,癞蛤蟆在西方是很明显的邪恶、贪婪的象征。下面的画中Medea在调制毒酒,左下角就有一个巨大的癞蛤蟆。Ernst Ingmar Bergman的电影Jungfrukällan(处女泉)中,一位美丽的女性愿意给予三个牧羊人食物。牧羊人本来感激不尽。但当装面包的篮子被打开时,赫然跳出一个癞蛤蟆。马上三个牧羊人变得凶神恶煞……
但是Dejeuner sur l'Herbe中,在洗澡女子上方也出现了翱翔的鸟。这样的鸟或鸽子在西方是神圣的象征。许多基督教画作中,鸽子展翅在正上方飞过。鸽子与癞蛤蟆一同出现,是否是Manet在故弄玄虚、捉弄沙龙的评审官们?抑或的Manet在说她即使是一个性工作者,也可以清洗自己的身体(洗礼)?是否代表了一种混合的状态?
一般认为,Dejeuner sur l'Herbe此画有两个来源。一个是Titian Vecellio(提香)的The Pastoral Concert(田园音乐会)。这幅画藏于Musée du Louvre(卢浮宫),Manet曾经临摹过这幅画,对这幅画非常熟悉。Manet可能对这幅画做了一些变形。The Pastoral Concert中两个贵族文艺青年和女神在来往(在希腊诗歌、神话中,描绘了黄金时期,那时人是可以跟神自由来往的)。女神当然不会受世俗的约束,可以不穿衣服的。这是传统的对于古典的理解,但是Titian已经提出了疑问,对古典的东西重新加以诠释。与女神来往的是贵族,画面后景有两个牧羊人,他们只能远远地望一眼女神。
另一个来源可能就是Manet画的《塞纳河边洗澡的女人》。据其同学和朋友Proust(不是Marcel Proust,这个Proust最后成为法国新闻部长)回忆,有一天他们在塞纳河边散步,看到了几个洗澡的女人,Manet就说,今年沙龙,我就给他们送去洗澡的女人画,我年轻时临摹过Titian。
当然这幅画还有别的联想,比如Raffaello Santi(拉斐尔)的《帕利斯的裁判》。其中右下角三个河神,姿势与Dejeuner sur l'Herbe中一人的姿势很像。
还有Michelangelo Buonarroti(米开朗琪罗)The Sistine Ceiling的The Creation of Adam,亚当的手的姿势和Dejeuner sur l'Herbe中最右边的男人也很像。Manet难道是说这是这个男孩的第一次吗?是创世纪吗?或者是现代的失乐园、现代的亚当和夏娃吗?
做The Dejeuner sur l'Herbe中左边第一个女人的模特的人是维多莉安·莫函,是Manet很喜欢的模特。一般裸体模特眼神都比较羞涩,要不就是看着别处,要不就是惊鸿一瞥。但是她却能坦然地望着画家。这也是引起批评家不满都一个地方——他们看惯了以前画中裸体女子朦胧的眼神。
不得不说一下当时的社会背景。当时巴黎正在搞大重建,许多工人从外地赶到巴黎来。他们需要住所、需要娱乐、需要性。所以当时巴黎各种娱乐和性产业都发展起来了。这幅画或许也反映了Manet对于当时社会生活、金钱、性产业的思考。当然,也不能忽视Manet的家庭和私生活因素。
根据考证、此画的前景和后景无法在一幅画中实现,空间关系、光线等等都不协调。Pablo Picasso(毕加索)后来根据此画画过许多variations(变体)。他曾经推测Manet当时只画了后景的浴者,某天三个人来到工作室,在画前摆了一个pose,Manet就把这画下来了,成为原来的浴者就成为了“画中之画”。
再来看下一幅。这幅画本来画的是是苏珊娜与长者,后来把长者的部分割掉了,只剩下受惊的nymph(nymph在希腊神话中指仙女们)。画中女子警觉地回头,明显是被偷看了。
苏珊娜和长者是西方广为流传的故事。有一天苏珊娜在沐浴,两位垂涎已久的长者偷看她,并且逼迫她就范。苏珊娜坚决不从。两位长者就诬告她通奸。按当时摩西的律法,通奸是要处以死刑的。苏珊娜无法证明自己的清白。一位睿智的先知出现了。他对两位长者分开询问她通奸的地点。一位回答在大树下,一位回答在灌木丛中。于是苏珊娜的清白得以证明。
这个故事涉及到欲望、贞洁等等,西方的艺术家反反复复地在画这个题材。Manet也创作了一幅,就是这一幅。模特是他夫人Suzanne(正好名字也叫苏珊娜)。那长者指谁?是在暗示自己的父亲吗?是否是Manet觉得题材太敏感了,所以才把长者那一部分割掉?
Manet的很多画中都有Leon出现。下面这幅画是Leon10岁时创作的,那时他在一部戏中扮演了一个角色,Leon拿着一把成年人的佩剑,十分沉重。这是否是Manet在暗示Leon在承受成年人的负担?孩子是无辜的,只是其父母一时的激情,孩子就出生了。但是孩子又无法获得应有的名号。
下面一幅是Leon大概12岁时的画。画中Leon在吹泡泡。泡泡也是一个经典意象,五彩斑斓,但是一碰即碎、不能长久。
Manet在下面一幅讽刺巴黎世博会的画中也画了Leon。
下面一幅是Leon在削水果。
下面一幅画是画的Suzanne和Leon。纯白裙子在技法上很难处理,但是构图上让人感觉怪怪的。现代技术证明,沙发背后的Leon是后来加上去的。Manet是否是一天心血来潮,加上去一个Leon,仿佛心里说让你们呆在一起吧?
Manet也画过很多他夫人的画。这一件小小的画或许是最成功的。夫人处于很自在地弹钢琴的状态。
下面一幅是Manet家庭在度假。即使Manet本人没有出现在画中。不是太符合透视。在这里Suzanne只是一个背影,Leon成为了主角。
下面两幅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创作的。第一幅画的是Guillemet夫妇。Manet花了大量的时间在Guillemet夫人身上,把她画得很美。Manet把Guillemet画到椅子后面去,和Guillemet夫人分隔开。并且画中的Guillemet长得很像Manet本人。因此有人认为,Manet把自己投射到了Guillemet身上,用Guillemet拿着雪茄的手试探Guillemet夫人。
而看到第二幅Manet夫人的肖像,寥寥数笔就不想画下去了,部分地方甚至未完成。
下一幅是Manet画的Berthe Morisot(莫里索),著名印象派女画家。在画的左下角,她在阳台上看行人,我们也在画外看她。看与被看是现代景观社会的标志,这在之后也会继续提到。
第一次做Manet的模特,Morisot很紧张,不敢直视Manet。一双美丽且巨大无比的眼睛。旁边一位女子是一位小提琴家Claus。背后男子叫Antoine Guillemet,也是一位画家,但不是上面的那个。房间深处还有一个小男孩,端着水准备走出来,就是Leon。
铁艺栏杆,典型的现代巴黎标志。表现了平面性(之后会继续提),是Manet的标志之一。阳光强烈地打在前景上,打在穿白裙的女孩身上,也是Manet对自己技法的挑战。此画的构图应该来自Francisco Goya(戈雅)。Goya画的是风情女子,毫不掩饰自己。然而旁边男人都蒙着脸,一脸猥琐,不敢被看到。
如果不知道Manet的背景,这幅画很有可能被理解为一位普通的风情画。这是Morisot第一次做Manet的模特。他们相识是在卢浮宫,当时Morisot姐妹在临摹。Manet走过,发现画得不错啊,问你们老师是谁。姐姐自豪地回答,是Corot(科罗)。(Corot也是一位巨匠。)Manet听了不以为然。妹妹Berthe Morisot特别不服气,这谁啊,连Corot都不以为然。旁边的人说,这Manet啊。(Manet非常有名,并且在艺坛上制造了许多事件甚至丑闻。)就这样认识了。后来Morisot也会把画送给Manet修改,也算是他的学生了,并且疯狂地爱上了Manet。不过她和Manet应该没有发展到情人关系。最后Morisot嫁给了Manet的弟弟。
看回Manet的画,中间的男子动作奇怪,仿佛被夹在中间不知所措。注意他的蓝色领带,Manet也很喜欢用蓝色领带。现在理解了吗?Manet在画中强烈地在场。用Guillemet替代自己,把夫人投射到小提琴家身上。前有夫人,后有儿子,但这时又出现了一位才华横溢、年轻漂亮的学生,Manet是在表达自己的不知所措吗?
下面一幅是Manet用心创作、送到沙龙展出的画。因此一定是精心考虑之后的产物。
当时Leon在银行里找到了工作。画中志得意满、正在走出来的就是Leon。仿佛在说,我前程远大,未来是无限的。而右边正在喝茶的人很像是Oscar-Claude Monet(莫奈)。(Monet当时没有成名,很穷,Manet就有时候接济一下他,买一点他的画。)很有可能是Monet在做模特。仿佛在说,老人该退场了。旁边女佣抱着一个水壶,上面刻着一个M,应该是Manet的家庭标志。
最有意思的是画的左下角,凳子上放着盔甲和一把巨大的佩剑。盔甲怎么会出现在家庭午餐中呢?历代研究者都搞不懂。仔细一看,盔甲和剑是放在椅子上的。而那把椅子,可以推测是Leon起身离开前坐过的椅子。再回头看看Manet画过的Leon,一幅是Leon抱着成年人的佩剑,暗示成年人的负担。那么,这幅画难道说的是Leon卸下了沉重的负担吗?
无论如何,我们看到,在艺术作品的分析和理解上,作者的生平和意图是可以有很大的帮助的。
图片来自:musée d'Orsay; manet.org; wikiart.org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