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次体验糟糕的徒步说起

还是在2021年的十月底,我独自一人去了Gran Paradiso徒步。本来有一个人一起去的,但是他有私事把我鸽了。

我中午到了valnontey,考虑到下午的路大概会占一下午的时间,我吃了午饭,和大可爱视频了之后就马上出发了。我预料到外面会下雪,并且可能走到天黑,于是全身都是冲锋衣裤,里面有暖和的羽绒和抓绒保暖。因为预计不远,我背了一个小小的水袋包,外面裹上防雨罩,里面放了充电宝,保温杯,创口贴,头灯和电池。我手上戴着OR的Arete手套,防风防水,-12度保暖,拿着祖传bd trail back杖,脚上穿着我的第一双(也是唯一一双)登山鞋(已经有一点坏了),按照瑕光的话就是“准备开溜”,出发!

我走了一段,开始往山上爬。运动变得剧烈了之后我感到肚子有一点不舒服。可能是吃太多了。我知道自己吃太多了然后运动就会肚子胀,可是已经几年没有发生了,想不到现在居然发生了。我回忆了一下,原来是吃的饭是生肉片加橄榄油,和干面包,感觉好腻。我慢了下来,希望自己不要那么快就不舒服。

我继续走,看到地图上我的位置只移动了一点点。我明白了,这个标记为最高难度的徒步线难度全在长度上了(那为什么说预计4小时啊,难道预计大家都是越野跑吗)。但是我仔细掂量了一下,我无论如何可以走完,不可能被迫在山中留宿,于是就继续走了,反正我有头灯。

我继续走,雪越来越大,我不时停下来喝水,并且休息,希望我的肚子不要那么不争气。但是事与愿违,我的肚子越来越不舒服。我继续掂量,我明白自己最坏情况就是把吃的都吐出来,但是即使如此,我也可以走完这段长长的路。

我走到了4点,发现连一半都没走完。我感叹到这真不是能4小时走完的路。但是还在我控制之中。继续走,不虚。

雪越下越大,太阳光也越来越弱。路上的脚印渐渐都被雪盖住了。好多地方我都要仔细看轨迹才能知道知道路在哪里。这给我的心理造成了不小的压力。茫茫山中只有我一个人,又是大雪,天还渐渐黑了,真是压力山大呢。我想起了David Lama独攀Lunag Ri的事情,还有柳志雄solo阿妣,感叹到solo果然对心理有很大的压力。但是一切还是在我的控制中。我穿的衣服刚刚好,无论走动还是停下坐在雪地上,都不会冷或者太热。我全身防水,不怕下雪。我有充足的手机和头灯电量。除了不舒服的肚子拖慢我的速度之外,我可以继续走。

中间一段看到了路牌,说到我住的地方只有两个多小时的路程,附上了距离1600m。两个小时还是有可能的(只要我肚子好),1600m肯定是错误的,因为我下山之后最后一段的平路健步如飞(肚子也吐空了,所以走的速度是正常速度),也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村子。我一直对这个路牌是否是真实的抱有一丝小小的疑问。

我继续走,轨迹上说这里可以抄近路。我看到前方不远就是大路,就走近路了。实际上走近路对我的心理压力很大,因为一旦没有走到大路上,就要被迫回头,浪费时间。简单来说就是心里不踏实。这种不踏实在天黑大雪的荒山里被放大了无数倍,真的十分考验精神力呢。

我觉得好想大可爱,我好孤独。我给大可爱拍了一些视频,在有信号的地方发给了她。我继续走,终于走回了大路上,抄近路成功。我开始坐在大石头上休息,因为我的肚子不是很舒服。

我继续走,我走到了拐弯的口子,开始向着回去的方向走去。天也完全黑了,雪停了。虽然查过,山里没有凶猛的动物,这条路线也是有名的徒步线,我还是感觉有点怕怕。真是对心理有很大的压力呢。路上有些路坏了,我只能走别的路,但是基本上路都还可以,并且很好辨认,因为这一段我下到了树林里,没有雪的遮盖了。我的肚子越来越不舒服,最后我干脆找了一个地方吐了。我吐了两次,心里想着对不起啊大自然妈妈,我不是故意要吐的。我拿纸擦干了我的嘴巴,喝了一大口热水。因为吐了之后肚子一片轻松,我走得更快了,剩下的一点路两个小时就走完了。

路上踩到了几个水坑,害得鞋子全湿了。还好的就是我马上就到村子了,我进入房间,有暖和的暖气啦啦啦。

我回来后对这个经历做了一个反思。我对自己身体不够了解,吃饱了,并且吃得很腻,还马上去剧烈运动,导致我肚子不舒服,拖慢了我几乎全程的速度。但是我的准备非常充分又毫不多余,我没有带一丝一毫多余的重量,我的衣服在山上全程都不需要增减。我成功预判了可能面对的困难,带上了充足的保险措施(头灯,热水,电池),让我面对山给予的心理压力时有底气继续走。线路是成熟的线路,我有轨迹,风险不大,并且我清楚自己不会被迫在山中过夜(否则宁愿通宵走路也不要在山里睡觉)。

我学到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对心理的把控。我要不要继续走下去,要不要回头,天黑了怎么办,下雪掩盖脚印怎么办,我肚子不舒服怎么办,这么大的压力我要不要抄近路,对风险的预计……这些都是需要我一个人把控的。这和一堆人一起去走线不一样。走线的人不需要担心风险,也没有心理压力,而solo的人要面对独自一人的心理压力,并且在出发前查找足够的资料,掌握足够的知识,做准确的风险评估,途中还要根据各种各样突发或者与计划不符的事件进行冷静的选择。这是巨大的考验。

阿式攀登不只是技术和体能的考验,更是心理和经验的考验。有力量和技术只能爬得一手好岩,确无法登得一手好山。我耳熟能详的许多登山者的故事都包含了心理和经验。Marek Holecek当初同伴带着大多数装备掉下山崖,他顶着巨大的压力倒攀下去,含泪和同伴告别,并且拿走装备。意志坚定的日本登山队员在同伴不能走的情况下坚持爬到山顶,不惜以手指脚趾为代价。传奇的故事总是伴随着巨大的困难和不确定性,没有按照剧本一步步走的,开辟新线路更是如此,这也是部分我为什么这么痴迷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