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For 复旦攀协
攀登类型介绍 4
攀登类型介绍 3
本次介绍的均为长距离、大项目的攀登类型。
Big Wall Climbing(大岩壁攀登)
大岩壁攀登是攀登长距离的多段(multi-pitch)线路的攀岩类型,通常需要多于一天的时间。以El Captain的The Nose为例,把所有绳距加在一起,线路长度1000m左右,通常分为31段。大岩壁是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和攀登体验——攀登者需要在垂直岩壁上度过多于24小时,吃喝拉撒都在百米绝壁,睡在露天岩壁平台上或者是吊帐中。
大岩壁攀登是困难的,需要大量攀岩经验,特别是器械攀登(除非你有能力free百米岩壁)以及多段攀登的经验,还需要胆大心细的内心,更需要找到一个可以信任的搭档……大岩壁又是比较“容易”的,它不太需要极致攀岩水平——有些只需要5.9的传统攀水平。作为参考,完攀El Captain的攀登者,有9岁的也有81岁的。
攀登类型介绍 2
本次介绍的是阿式攀登的部分基础攀登类型,它们也有自己的乐趣。
Ice Climbing(攀冰)
攀冰是攀爬陡峭的冰面地形的运动。通常攀爬的地形有冰瀑、结冰的陡崖、冰川中形成的陡崖等。攀登者通常使用冰镐和冰爪进行攀登,用它们把冰面凿出小孔后用于借力向上。
攀冰难度等级由AI1或WI1开始,数字越大越难,没有小数。根据冰的类型,可以分成高山冰(Alpine ice)和水冰(water ice),相应难度等级前缀为AI和WI。最高难度大概是WI10+。由于冰本身的特点,攀冰线路经常变动——前人攀登时凿出来的小洞、重新封冻和部分消融等都会改变线路难度。所以攀冰难度比较主观,也难以进行严格意义上的重复攀爬。但神奇的是,对于大部分许多人攀爬的攀冰线路,还是有难度评级的,并且比较客观准确。
攀登类型介绍 1
This is one of a series of articles for FDCA (复旦大学攀岩协会).
Bouldering(抱石)
抱石是一种在小岩石结构或人工岩壁上的自由(https://isomorphismseven.github.io/post-images/1613889224519.png)
抱石线路短,因此常被攀岩者用作模拟其他更长的线路队难点并作针对性训练。攀登者可以使用最强的力量去尝试极限动作,而不必太担心耐力问题,失败后也容易重来。